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“曝光一周3000元,半个月5000元,一个月8000元。”“760元就能推动一次网暴”……近日,公安部新闻发布会介绍,部分“网络水军”团伙在热点舆情事件中,编造传播虚假信息“蹭热点”收割流量,甚至“造热点”,裹挟舆论、误导公众。网络谣言打击整治专项行动中,依法侦办“网络水军”案件130余起,抓获犯罪嫌疑人620余人。(7月26日人民网)
网络已经融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。今年3月,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51次《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》显示,我国网民规模已达10.67亿,其中,手机网民规模为10.65亿,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为99.8%。“人人手握麦克风”的现实背景中,信息发布越来越简单迅捷,也越来越令人感到真伪难辨,有些“网络水军”在兴风作浪,以炮制谣言为能事,以收割流量为乐事,四处散播虚假信息和有害信息蛊惑人心。
公众对网络水军深恶痛绝,国家对网络水军的打击力度不断加大。2022年,公安机关会同相关部门共侦办“网络水军”相关案件550余起,关闭“网络水军”账号530余万个,关停“网络水军”非法网站530余个,清理网上违法有害信息56.4万余条。行动效果显著,“网络水军”生存空间被全面挤压,有力震慑了相关违法犯罪活动,有效维护了网络空间秩序和群众合法权益。
但是受“流量经济”“粉丝经济”的影响,“网络水军”屡打不绝、屡禁不止。从目前相关部门公布的案例看,涉案者手法很多,比如造谣引流、刷量控评、敲诈勒索、抹黑对手、发起网暴等等,“网络水军”已不是散兵游勇,而成了有组织的专业化运营公司。
打击“网络水军”,需要精准地斩断“网络水军”的黑色利益链,严惩幕后推手,同时要进一步强化平台责任,加强监管力度,加强对流量造假、黑公关、网络水军全过程、全链条的治理,从源头上铲除“水军”滋生的土壤。
网络是一个生态圈,每一个网民都是这个生态链上的重要环节,维护网络家园的生态秩序,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。
(潘铎印)
关键词: